大韩佛教曹溪宗宗正猊下真际长老戊戌年夏安居解制法语
페이지 정보
Name : ADMIN 작성일18-09-12 11:31 Hit : 4,777본문
大韩佛教曹溪宗宗正猊下真际长老戊戌年夏安居解制法语
佛历2562年8月25日
[举起柱杖子给大众看]
当机一句千古辉,
临机不变是丈夫。
今天是三伏酷暑的夏安居结束的解制日。在九旬安居期间,我们在史无前例的暴热中坚持修行,持续参话头。
如同到了寒冷的冬季才能了解常青树的真正价值一样,在今年酷暑这样艰苦的环境中,只有精进一如,才会显现自己的修行功夫,才能有进展。真正的修行者不管寒冷和炎热、饥饿和温饱、富足和穷苦等环境,都要精进修行。
反刍回味今年的安居期间,需要回顾再回顾在这次酷热的天气中我的修行到底如何?若因酷热而参话头不纯一 ,那面临死亡的痛苦时该如何呢!!在炎热的酷暑里,若你生起过“过了这一炎热的夏天,到了秋天,我要努力精进”的念头,以这样懈怠的心,往后推迟修行,那么那一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。
推迟又推迟,到了今天,还要往后推迟,那么哪一生再遇到佛法,遇到心印法,而大悟见性呢?
不知道明天会怎样,这才是人生,也是天理。
所以到了解制日,大众不能把话头扔到一边乱跑,也不能迷上山川,将话头放进背包里,四处流浪,反而应当更加精进用功,不能松懈 。
打破人所执着的虚相与有形之物,如此真理的面目才能现前。断尽一切烦恼,显现真面目的那里没有相对,那里没有永劫生灭变化的法。
在数亿万年后,这宇宙肯定会消失,然后在那里重新生起,还要灭掉。即使宇宙犹如洛东江沙数一般,还是无数次的重复成住坏空,一点也不变的就是真理 。
所以追求这一真理,于生死岸头得自由,具有杀活纵夺、与夺自在的手段,得大自在,才可谓做完大丈夫该做的事。
有话头的人参自己的话头,若没有的话就参“父母未生我前,如何是我本来面目”这一话头,对话头寤寐不忘、恳切地持续起疑心。
参话头时要对话头持续生起疑心,一天反复一千次一万次,以至于专注参究话头,以期让真诚恳切的疑心一念不间断。投入全部精力,坚持不懈努力,忽然会生起真正的疑心,话头一念历历显现。在去、来、坐、站、吃饭、打扫、做事、睡觉时,一切处一切时只有话头一念,如同流水一般连续不断。这时看事物也不知道看见,听声音也不知道听见,多劫多生养成的一切习气都被融化消失。
在这样的状态下,过几个月,过一年,时间流逝了,在忽然看见事物的刹那,听见声音的刹那,话头被打破的同时,自己的真面目将显现出来。
中国古代唐朝有位盘山宝积禅师,门下有位弟子,叫做普化禅师。
宝积禅师临入寂时上堂对大众说:“你们谁能为我描绘出肖像呢?”
于是众弟子纷纷给师父画出呈上,但都被宝积禅师一一否决了。
这时普化禅师从众人里走出来,说道:“我能描画出来。”
宝积禅师道:“为什么不呈给老僧看?”
普化禅师便打一个筋斗出去了。
宝积禅师笑道:“他以后以疯狂的方式传法普度众生。”
师父让他画像,他为何翻跟头呢?
这里有很深奥的含义。宝积和尚看他打筋斗,就检验了普化禅师的一生事(禅学功底)。
道人的授记,看穿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评价一生事,令人畏惧。果然普化禅师一生过“了事人(把事情了结的人)”的生活,常于街市摇铃传法。
有一天,有人到临济禅师驻锡的寺院供养大众,因此请来了附近的两位法师,一位叫木塔禅师,另一位是河阳禅师。
三位禅师边用斋边谈话,偶然提到了普化禅师。
“普化在街市掣疯掣癫,他是凡夫还是圣人?”
话还未了,普化禅师进来了。
临济禅师看见普化禅师便问:“你是凡夫是圣人?”
普化禅师反问:“你说我是凡夫还是圣人?”
临济禅师便“喝”。
普化禅师说:“木塔老婆禅,河阳新妇子,临济小厮儿,却具一只眼。”
对于“我是凡夫还是圣人?”这一问题,木塔禅师无法回答愣着坐,因此把他说成老婆禅,像老太婆一样,打坐没力气只是坐坐。而河阳像新媳妇一样,困在规矩中,无所作为。
小厮儿是指跑腿的小子,将临济说成跑腿的小子,他倒是别有一只法眼。
于是临济禅师说:“这贼 !”
普化禅师说:“ 贼!贼 !”便出去了。
大众了解了吗?
两个贼相逢, 一唱一和,清雅的声音充满宇宙。
普化禅师常于街头摇铃唱到,
明头来明头打,
暗头来暗头打,
四方八面来旋风打,
虚空里来连架打。
有一天临济禅师吩咐侍者上街,在普化摇铃大喊时从后面紧紧抓住他的腰问:“总不按你说的方位来时,你怎么办?”
侍者依照临济禅师的指示去做。
普化禅师说:“来日大悲院里有斋。”
慧眼一打开,问什么法都能如此从容应对,具有自在的手段。
大众了解了吗?
假如我这一山僧是当时的普化禅师,在侍者抓住我问“不按你说的方位来时,你怎么办?”时,我就会用这一柱杖打他三十棒。
然后再问:“究竟如何?”
我就回答:“冬至寒食百五日。”
自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到寒食。
一天,普化禅师同临济禅师赴施主家接受供养,临济禅师问普化禅师:
“豪毛吞下大海,芥子容纳须弥山,是神通妙用?还是本体如此?”
普化禅师便踢倒了餐桌。
临济禅师说:“太粗生。 ”
普化禅师大喊:“这里是什么所在,说粗说细?”
第二天普化与临济两位禅师又赴施主家接受供养。
临济禅师说:“今日供养何似昨日? ”
普化禅师又踢倒了餐桌。
临济禅师说:“得即得,太粗生。”
普化禅师大喊:“瞎汉!佛法说什么粗细?”
临济禅师乃吐舌。
你们了解两位禅师的法举扬处(禅机问答)吗?
老贼相逢互换机,
铜头铁眼倒三千。
普化禅师将要圆寂时,摇铃大声说:
“谁施给我一个直裰?”
(直裰是唐代士民常穿的长袍便服,也就是现在僧人所穿的袍子。)
很多人要给他袍子,可禅师都没接受。
人们对临济禅师说这些事,临济禅师就吩咐人买一副棺来。这时正好普化禅师来。
临济禅师说:“我为你准备好一个直裰 。”
给普化禅师看看棺材。
普化禅师说:“临济果然了解我。”
普化禅师就背着棺到街上大声说:“临济给我直裰,我到东门去死也。”
于是人们跑到东门去等他,想看看疯癫僧的死,可等他一整天也没来。禅师傍晚才背着棺来说:
“今日不适合送葬,明日再到南门过世。”
第二天,人们再到南门聚集,可普化禅师没圆寂。他又说明日到西门去往生,人们随之去看看,还是白跑了一趟。
禅师又说再等一天到北门去圆寂,可已经连续三天如此,没人信。
第四天,没人到北门去。
普化禅师自己躺进棺材内,请路人钉上棺盖。
路人封好棺后,到城里去告诉众人,消息很快传遍了,人们拥挤到北门来看看。
普化禅师已经圆寂,全身脱去,空中响起他一生摇铃的声音。
大众了解普化禅师吗?
在60年前,大邱桐华寺举行薛石友禅师追悼会,晓峰禅师上堂问大众:
“以前普化全身脱在棺材里,虚空中只留下摇铃声而走。如今普化如何走?”
当时桐华寺金堂禅院立绳明虚法师站起来如霹雳般地“喝”。
晓峰禅师呵斥:“别乱‘喝’!”
明虚法师说:“您不知道我‘喝’的意思,怎么就否认呢?”
晓峰禅师说:
“以前中国兴化存奖禅师在时,大众在东堂‘喝’,在西堂也‘喝’,于是兴化禅师上堂说:‘如果大众的喝能让老僧升到三十三天,然后从那里降下地来,失去气息,又醒过来,老僧还会说那‘喝’是不对的。’”
晓峰禅师这样拿古人的话,不要让他们‘喝’,再问大众:
“还有人再说?”
于是山僧(真际法师)站起来说:
“以前普化如此走,如今普化也如此走”
晓峰禅师满脸笑着说:
“回答应该如此。”
那究竟一句是如何?
万古徽然何处觅,
月落三更穿市过。
佛历2562年8月25日
大韩佛教曹溪宗 宗正 真际 法远
[用柱杖打一次法席下座]